環境監測中的水質分析是較常規的分析實驗,作為大連環保在線監測實驗室工作人員僅僅了解項目檢測實驗是遠遠不夠的,了解水質分析的各個環節是非常重要的。對河流、湖泊、水庫、地下水、海洋等水體的環境 質量的監視、測量、評價和預報,以掌握水環境質量 的現狀、變化及其原因,為有效地控制污染,保護和 合理利用水資源提供科學依據。
水環境質量的好壞 是水體中水層、底泥和水生生物等各部分質量優劣 的綜合體現。作為水環境這一整體而言,其中的雜 質(污染物質)會由于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的因 素的變化而導致在水層、底泥和水生生物等各部分中發生遷移、轉化并重新分布,因此水環境監測應包 括對水體中水質、底泥和水生生物的物理學、化學和 生物學性質的監測。
但在實際工作中,對水質的監 測是較普遍、經常和頻繁進行的。此外,對城鎮
基礎設施與城市環境監測來說,水質監測的對象除 對城市周圍的天然水體外,也應包括對工農業和生 活用水、廢水以及給水和廢水處理過程中水質的監 測。
水環境監測項目數量繁多,性質各異,大體上可 分為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學的三類。 物理的監測 項目有水溫、密度、黏度等;化學的監測項目有pH、 酸度、堿度、硬度、各種陽離子、各種陰離子、各種有 機物、化學需氧量(COD)、生物化學需氧量(BOD)、 氧化還原電位(ORP)等;生物學的監測項目有細菌 總數、大腸菌群、生物多樣性指數等。